全自动数字测焦仪OptiSpheric®的高精度光学测量解决方案
在精密光学领域,准确的测量和分析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关键。OptiSpheric®系列全自动数字测焦仪,以其高精度和可靠性,成为了光学测量领域的佼佼者。本文将详细介绍OptiSpheric®通用途光学测量仪的产品特点、应用范围以及技术规格。
一、OptiSpheric®产品特点
OptiSpheric®系列光学测量仪以其高精度和可靠性,为用户提供了可追溯到国际标准的测量结果。这些设备搭载了可靠的软件,能够精确地进行自动对焦或手动对焦,满足了广泛的应用需求。此外,多波长功能使得OptiSpheric®能够适应不同波长的测量需求,增加了其在光学测量领域的适用性。
二、产品应用
OptiSpheric®系列光学测量仪的应用范围广泛,包括但不限于:
1.正值或负值有效焦距(EFL)的测量
2.调制传递函数(MTF)的测量
3.后截距(BFL)的测量
4.曲率半径(R)的测量
此外,OptiSpheric®还提供了可扩展功能,如单镜片中心偏差测量、镜头组中心偏差测量、平面光学元件角度测量以及光学系统空气间隔测量,这些功能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光学测量领域的应用能力。
三、技术规格
OptiSpheric®系列提供了多种型号,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。以下是部分型号的技术规格:
1.OptiSpheric®AutoFocus500:适用于直径5至35mm的样品,有效通光孔径为28mm,EFL测量范围为+5至+450mm或-5至-450mm。
2.OptiSpheric®AutoFocus1000:适用于直径5至75mm的样品,有效通光孔径为48mm,EFL测量范围为+5至+1000mm或-5至-1000mm。
3.OptiSpheric®AutoFocus1500:适用于直径5至75mm的样品,有效通光孔径为48mm,EFL测量范围为+5至+1500mm或-5至-1200mm。
4.OptiSpheric®AutoFocus2000:适用于直径5至75mm的样品,有效通光孔径为48mm,EFL测量范围为+5至+2000mm或-5至-1500mm。
所有型号在EFL测量精度上均为±0.2%,MTF测量精度为±2%,BFL测量精度为±0.3%,R测量精度为±0.3%。重复精度方面,EFL为0.03至0.2%,MTF为±1%,BFL为±0.2%,R为±0.2%。
四、扩展功能
OptiSpheric®系列还提供了以下扩展功能:
1.中心偏差测量:测量范围(R/EFL)±5至±450mm,扩展范围(R/EFL)±2000mm,测量精度为±2″或±0.2μm,重复精度为±1″或±0.1μm。
2.角度测量:测量精度为±1.3″,重复精度为±0.2″,分辨率为±0.01″。
3.空气间隔测量:提供200mm、400mm、600mm或800mm光程的测量精度选项,测量精度为±0.15μm、±0.5μm或±1μm,测量速度为1.5″/10mm光程。
4.测量波长:1310nm。
OptiSpheric®系列全自动数字测焦仪以其高精度、可靠性和广泛的应用范围,成为了光学测量领域的理想选择。无论是在实验室研究还是工业生产中,OptiSpheric®都能为用户提供精确的测量结果,确保光学组件和系统的性能达到预期标准。欧光科技(福建)有限公司凭借其专业的技术和服务,为全球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光学测量解决方案。
-
为什么说大口径偏心仪是光刻机物镜装调的精确之选?
在半导体制造领域,光刻机物镜的装调精度直接关系到芯片的质量和产量。德国全欧光学(TRIOPTICS)的OptiCentric®UP系列,以其卓越的大口径中心偏差测量技术,成为了光刻机物镜装调的精确之选。
2024-11-19
-
南京理工大学革新3D成像技术:深度学习助力低成本高速成像
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,3D成像技术已成为光学计量和信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。南京理工大学的一个团队最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他们利用深度学习技术,使得传统的低速相机能够实现高分辨率、高速的3D成像。这一成果不仅降低了成本,还提高了空间和时间分辨率,为工业检测、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。
2024-11-19
-
光束整形技术取得新进展,革新激光粉末床熔合工艺
在增材制造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,激光粉末床熔合(LPBF)作为一种关键的制造工艺,正通过光束整形技术的创新来提高效率和生产率。Fraunhofer激光技术研究所ILT与亚琛工业大学的最新合作成果,为这一领域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。
2024-11-18
-
【光学前沿】北京大学王教授团队在集成微腔色散设计领域取得新进展
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,电子芯片在计算速度和功耗方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面对这一困境,光子集成芯片以其高速率、大带宽、低功耗和高密度集成等优势,成为突破传统集成电路物理极限的关键技术,尤其在人工智能、万物互联、云计算等领域对高速率、大容量信息处理的需求日益迫切
2024-11-18